肠道菌群丨“胖菌”or “痩菌”?
发布日期:2023-10-31;
肥胖的定义
肥胖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医学上,肥胖定义为身体脂肪过度积累到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一般使用体重指数进行科学的判断:
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²
我国规定的BMI正常范围在18.5-23.9之间,24-27.9为超重,超过28则为肥胖。
那肥胖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可能很多人会把肥胖与基因和遗传联系起来,然而遗传对肥胖并不起决定作用,反而与环境因素如饮食、食物构成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随着人们对于肥胖问题认识的加深,发现人体的肠道菌群也与肥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体内90%以上营养物质的吸收,因而对能量调节和脂肪储存有巨大影响。
肠道菌群中的“两大阵营”
我们身体中与体重相关的细菌也可简单分为两大阵营,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具有容易支持有害菌的性质,而拟杆菌门则被认为是有益菌的伙伴,会给身体带来有益的影响。厚壁菌门大量存在于肥胖者的肠道内,也大量存在于一些免疫相关的疾病和癌症病人的肠道内;拟杆菌门则大量存在于健康人群的肠道内。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的话,厚壁菌门就是“胖菌”,拟杆菌门就是“瘦菌”。也就是说,是肥胖还是苗条,肠道菌群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据说,“一吃就胖”的人体内的肠道菌群中含有较多的厚壁菌门(胖菌)。很多厚壁菌门的细菌拥有代谢糖分的基因,厚壁菌会释放一个信号,迅速地把血糖直接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不给人体使用,因此人体体内的血糖在厚壁菌的信号下很快下降,造成新一轮的饥饿感,这就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另一方面,“只吃不胖”的人体内的肠道菌群中含有较多的拟杆菌门。拟杆菌门吸收营养的效率很低,如果这种类型的细菌较多,即使吃了很多,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转化成能量,转化为脂肪的剩余能量很少。这就是所谓的即使明明吃了很多,却不会发胖。
如何让“胖菌”减少,“瘦菌”增多?
你知道吗,吃饭养活的不只是自己,而是一个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也以我们所吃的食物为食,所以我们的饮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身体里哪类细菌占主导地位。
研究表明,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饮食会从多个方面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食物会使我们的肠道细菌和代谢状况发生不健康的变化。这类饮食会改变肠道细菌的相对平衡,使之倾向于厚壁菌门细菌。所以如果你想让肠道细菌帮助你减肥,那么你应该减少高饱和脂肪、高糖、高度加工的促炎性食物的摄入,并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
综上所述,及早检测肠道菌群类型,科学锁定肠道中“肥菌”的数量动态,可以有助于我们选择合理的减肥方式,规避肥胖风险。
- 上一篇: 肠道菌群丨睡眠不好,肠道菌要担责吗?
- 下一篇: 肠道菌群--守护人体"第二大脑"